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一带一路”时尚可持续发展与设计教育专题论坛在汉成功举办

时间:2025-10-28   信息来源:服装学院    阅读量:


2025年10月28日上午“一带一路”时尚可持续发展与设计教育专题论坛在武汉纺织大学建全会堂成功举行。本次论坛聚焦“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时尚教育与国际合作的创新发展路径,汇聚了来自中国、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埃及、苏丹、澳大利亚等多国时尚教育界专家学者、产业领袖和研究精英,共同探索时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新模式。此次论坛开幕式由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院长陶辉教授主持。

武汉纺织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致辞

        武汉纺织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计臣致开幕辞。他强调,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宏大背景下,时尚产业作为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武汉纺织大学希望借此论坛,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国际对话平台,推动知识共享、经验互鉴与产学研深度融合。

武汉纺织大学与孟加拉国的吉大港服装与技术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

武汉纺织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计臣代表学校“一带一路”沿线四所知名高校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包括孟加拉国的吉大港服装与技术大学(CBUFT)和孟加拉国服装与技术大学(BUFT),以及巴基斯坦国立纺织大学(NTU)和管理技术大学(UMT)。这一系列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一带一路”时尚教育合作网络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院长陶辉教授主持开幕式

智慧交融:多元视角共绘发展蓝图

伦敦艺术大学伦敦时装学院学术战略主任John Lau主持论坛

在主旨报告环节,多位来自国内外高校与企业的嘉宾围绕“一带一路”时尚教育合作、绿色技术共享、智能制造、可持续材料开发、跨文化传播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呈现了一场多元视角交织的思想盛宴。伦敦艺术大学伦敦时装学院学术战略主任John Lau进行学术主持。

各位专家进行主题交流

孟加拉国吉大港服装与技术大学副校长Md. Obaidul Karim在报告中回顾了古代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并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正在推动新一轮的经济文化浪潮,教育合作是连接沿线国家的重要桥梁。我们需要建立更加紧密的学术网络,共同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时尚产业人才。”

来自产业界的代表——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立军先生,在《数字化智能生产重塑全球针织服装产业链新格局》的演讲中,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云技术为针织行业带来的深刻变革。他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智能制造如何推动传统纺织产业绿色转型,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产业升级方案。


创新引领:科技与文化双轮驱动

跨文化研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时尚传播系主任饶弦博士在比较东西方社会语境后强调:“可持续时尚的传播必须考虑文化差异,在‘一带一路’合作中,我们需要建立文化适配的传播体系。”这一见解为跨国合作中的文化融合提供了重要启示。

(论坛现场)

科技创新成为论坛的热议焦点。苏丹杰济拉大学的Haroon Abdelrahman Mohamed Saeed展示了可持续生物膜在食品包装领域的最新应用;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王鑫副教授深入探讨了材料创新对时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武汉纺织大学巴基斯坦籍博士后Hussain Wajid则分享了可生物降解生物传感器在前沿检测技术中的突破性进展。这些研究成果展现了“一带一路”国家在可持续技术研发方面的巨大潜力。


共创未来:构建时尚产业新生态

本次论坛成功搭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时尚与纺织领域的高端对话平台。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全球时尚产业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加强“一带一路”协同合作,整合教育、科技与文化资源,共同构建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时尚产业可持续发展新生态。

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院长与孟加拉国友人合影留念

论坛在热烈的交流中落下帷幕,但“一带一路”时尚产业合作的新篇章才刚刚开启。各国代表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时尚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全球化方向转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时尚产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