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企合作 >> 正文

【访企拓岗】访企拓岗慰问校友 产教融合共谋发展

时间:2022-08-09   信息来源:服装学院    阅读量:


【访企拓岗】访企拓岗慰问校友   产教融合共谋发展服装学院与荆州红叶针织服饰有限公司开展校企深度合作

8月5日上午, 我校与荆州市红叶针织服饰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签约暨揭牌仪式在荆州市红叶针织服饰有限公司会议室隆重举行。荆州市沙市区岑河镇党委书记向楠,荆州市红叶针织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孟祥贵、董事长代中美和服装学院院长陶辉一行出席签约座谈会,荆州市红叶针织服饰有限公司部分高管参会。

(签约会现场)

· 访企拓岗  共话合作

签约座谈会上,荆州市红叶针织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孟祥贵介绍了公司的发展自现状和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他指出,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和红叶针织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紧密合作关系,为企业输送了一批优秀的毕业生,对企业的发展壮大做出了积极贡献。此次的签约和揭牌仪式,将是双方合作一个新的开端,不仅能在校企人才培养和输送有新的突破,更希望服装学院能够为企业的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共同将产学研合作纵深推进。

(荆州市沙市区岑河镇党委书记向楠致辞)

荆州市沙市区岑河镇党委书记向楠对陶辉院长一行表示热烈的欢迎,并重点就岑河镇产业集群和服纺产业质量提供工作进行重点介绍。他指出,岑河镇是全国五大童装生产基地之一,连续11年被纳入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先后获得“中国针织名镇”“中国婴童装名镇”“湖北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等称号。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与红叶针织的深入合作,将共同见证服装行业在荆州地区的快速发展,希望服装学院能够在童装品牌的打造、服饰设计以及营销人才的培养上能够与红叶针织开出友谊合作之花,结出产业发展的硕果。

服装学院院长陶辉对岑河镇党委的支持、红叶针织服饰有限公司对学校、学院人才培养的关心表示感谢。她指出,长期以来红叶针织与服装学院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友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革新,校企合作在服务产业发展、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解决企业生产实际困难等方面有着共同的愿景和广阔的合作空间。学院将进一步发挥学院优势和特色,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方面加强合作,在品牌建设和运营方面共同努力,一起推动产业发展。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合作,在共赢中见实效。

座谈中,服装学院院长陶辉还就访企拓岗的目的和意义进行详细说明,邀请红叶针织到校选拔毕业生,为2022届未就业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各分管业务高管也纷纷表示,愿意到校招聘毕业生,希望广大符合企业需求的未就业毕业生加入红叶针织,共同为企业的壮大、产业的发展和毕业生自我梦想的实现积极创造条件。

(双方签约)

随后,服装学院院长陶辉和红叶针织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孟祥贵共同签署校企合作协议,服装学院副院长江学为、副书记郭泰辰和红叶针织服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孟颖、总经理助理兼业务系统执行总经理龙莉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训基地”、“研究生工作站”揭牌。

(双方揭牌)

期间,服装学院陶辉一行与武汉纺织大学校友进行座谈慰问,就校友在公司的发展、生活等方面进行了关心和交流,鼓励校友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个人的成长。服装学院2015届毕业生张伶俐高兴地说:“感谢母校的培养和企业的栽培,让我在企业找到了更合适的发展方向,希望母校越来越好,公司的事业也能蒸蒸日上。”来自2022届毕业生,服装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11802班的同学吴林峰说到:“刚到企业一个月,从学生身份转变为一名企业员工,还有幸加入篮球队,能利用专业知识为企业创造价值,利用爱好创建企业文化,感到非常的自豪和荣幸。同时也感谢这里温暖的企业文化,让我有家的感觉,希望在这里上好第一课,走好职场发展第一步。”

· 产教融合  共谋发展

签约仪式之后,服装学院陶辉一行参观了智能化流水线和样衣间,并就童装品牌建设进行了交流。

(参观实验室)

“我们把婴童装产业作为富民强镇的重点产业来抓,助力县域经济发展。如今,拉夏贝尔、英氏、巴布豆等人们熟知的国内婴童装品牌均在岑河建有生产基地。红叶针织作为童装生产的龙头企业,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校企合作,引入更多的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荆州市沙市区岑河镇党委书记向楠介绍说。

“此次我们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和研究生工作站,是希望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进一步探讨企业资源进课堂,企业流程进学生教学实践的方式,强化人才培养的实践育人功能。同时,希望将企业的品牌建设作为教学实习项目进行共同推进,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产教融合,共同发展的目的”。服装学院陶辉教授说到。

据了解,红叶针织的部分童装品牌建设,将融入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的设计理念,挖掘更多文化和故事,共同对产业的发展积极贡献力量。服装学院也将进一步加大与企业和行业的交流合作,建设更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大力开发校企合作基地,建立教学实践平台,建立产教融合长效机制,为产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贡献更多的“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