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动态 >> 正文

贫困生更需心理扶贫

时间:2014-07-06   信息来源:院办公室    阅读量:


在美国校园连杀32人的赵承熙,在移民美国之前,全家在韩国首都首尔租地下室生活。1992年,年仅8岁的赵承熙漂洋过海,与父母一起来到华盛顿郊区落脚,父母在一家洗衣店工作。贫困的童年,移民美国后低人一等的生活,在赵承熙心中埋下仇恨的种子。他在宿舍留下字条,抱怨富人家孩子、吹牛者和堕落者,并在字条上写道:“是你们导致我这么做的。”无独有偶,几年前发生在云南校园的马加爵杀人案也是心理扭曲的贫困生遭受同学讥讽后报复杀人的。
    近年来,很多媒体都对贫困生上大学予以关注,但对于贫困生上大学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却少有提及,而贫困生进入大学后心理能否健康成长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公布的《中国贫困高考生调查报告》指出,在北京高校中,60%的贫困生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感到“羞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报告说,多数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40%的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因为贫困受到打击;更有近20%的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影响了心理健康,而贫困生们并不懂得该如何去化解。
贫困是一把双刃剑
    贫困可以磨炼人的意志,使一些人养成忍辱负重、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品质;贫困也可能引发心理问题,使一些人产生自卑、多疑、焦虑、孤僻等心理障碍。由于心理问题是隐性的,不容易引起关注。一些教师常忽视对贫困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他们隐性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和矫正,长此以往,当强烈的自卑感,极度敏感、脆弱的自尊心,拘谨压抑的性格,尴尬的人际关系,因期望值过高而产生的学业压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时候,就会引发问题行为,轻则影响心理健康,重则导致人性的扭曲,仇视社会,导致犯罪。
“心理贫困”事出有因
    贫困生出现心理障碍主要有五方面的原因:
    一、多数贫困生来自农村,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许多地方的农村学校教育长期以来以应试教育为主,素质教育在这些学校中往往只是一句空话,因而导致学生综合素质较差,个性缺乏充分发展,容易导致“心理贫困”。
    二、贫困生与人交往经常抱着一种防御心理,不但将自己紧紧封闭,并且对别人的评价特别敏感,在交往中经常表现出害羞、害怕、拘束、紧张、回避的现象,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自卑心理较重,怕被人看不起。
    三、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高等学府无法成为世外桃源,大学生中各种各样的消费热点无疑给囊中羞涩的贫困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烦恼。
    四、社会文化的不良因素加剧了贫困生的心理困扰。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文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被演化成一种以金钱为唯一目标的亚文化,人际关系变得势利和冷漠,加剧了贫困生对金钱的渴望,导致心理失衡。
    五、当前大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在新旧体制转型期,人才市场的择业竞争还存在一些不公正的现象。贫困大学生没有父母可以依赖,自身在风度、言谈、气质等方面也有不足之处,因而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
    六、社会上一些善意的动机实施不当也无意中加大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如各种资助工作,本来是件好事,但是由于宣传不够或者教育滞后,使一些学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资助,但却会加重自卑心理。
心理救助化解贫困生心理危机
    高校贫困生的消极心态不仅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和精神面貌,而且极易造成人格的不健全和偏执心理,所以心理救助也很重要。
    首先,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去鼓励他们能够正视困难、积极进取,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力求使每一位贫困生都能主动承受由于经济窘迫所带来的心理压力,避免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其次,应该提倡经济资助以“自助为主,他助为辅”,“先自助、后他助”,“有偿在先、无偿在后”,“以酬代补”的原则来建立高校学生经济资助运行机制,让贫困生在服务于他人、服务于社会的过程中,达到自我服务、自我教育。
    再次,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心理医生和心理辅导员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使贫困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主动地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和行为习惯,最大限度地消除经济贫困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贫困同学大多心理压力大、性格内向、自卑心理较为明显,学校应为每一位贫困生都设立心理健康档案,形成心理知识普及、心理健康咨询、心理疾病治疗、心理学科研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通过集体咨询、个别面谈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等心理咨询形式,对发现有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的贫困生,主动进行咨询、了解、干预,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必要时应与家庭配合。
    总之,贫困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在强调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探索和谐成长氛围的问题,注重对高校助困育人工作各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社会和高校刻不容缓的事情。